钻井卡钻现象一直是围绕井队的一个难题。给井队靠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及经济上的损失。其实有些卡钻现象只要我们细心的面对还是能够避免的。综合钻台上十几年的工作经历,特总结如下集中卡钻类型。并根据井下卡钻现象的特征并结合经验,司钻者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。
主要特征
1、循环正常、泵压无变化;
2、发生在钻具静止时间较长时;
3、被卡部位主要在钻铤;
4、随时间推移,卡点上移,粘卡井段增长,卡得越牢。
主要原因
1、井壁存在疏松的厚泥饼;
2、滤饼存在强负电力场;
3、钻井液柱压力与地层孔压差值较大;
4、钻柱与井径直径差值小;
5、井斜角较大。
预防措施
1、使用中性钻井液或阳离子钻井液;
2、钻井液中加入润滑剂;
3、减少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;
4、降低钻井液密度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;
5、使用优质加重剂;
6、在钻柱中加入螺扶和加重钻杆,减少大直径钻铤,并加入随钻震击器;
7、提高井身质量,减少井斜角。
处理方法
1、上下活动钻具;
2、使用震击器解卡;
3、浸泡与震击;
4、套铣、倒扣;
5、侧钻。
主要特征
1、钻进中扭矩增大,泵压升高;
2、钻具上提遇卡,下放遇阻;
3、起下钻时阻卡严重,循环后阻卡减轻或清除;
4、划眼时井口返出大量岩屑,呈块状或片状。
主要原因
1、地质方面的原因,如断层面、构造褶皱带、地层倾角大、胶结差、破碎带、压力异常带等;
2、物理方面原因,如泥页岩水化膨胀;
3、钻井工艺方面原因,如钻井液密度低、流变性差、起下钻压力激动与抽吸等。
预防措施
1、优化井身结构设计,封固易坍塌层和高压层等;
2、使用防塌钻井液,防止地层水化膨胀;
3、保持井筒有足够的液柱压力,并减少压力激动;
4、调整钻井液流变性。
处理方法
1、钻井液回流,应停止下一步作业,开泵循环、划眼,使井筒畅通;
2、注入高粘钻井液带砂,不让坍塌岩屑堆积;
3、不能恢复循环时,进行套铣、倒扣。
主要特征
1、起下钻时有阻卡,开泵循环、活动钻具可解除;
2、阻卡井段基本固定;
3、正常钻进时,扭矩略有波动。
主要原因
1、松软地层钻速快,井筒岩屑浓度高,停止循环后,钻屑迅速沉积在小井眼处;
2钻井液切力低,携岩性能差;
3、脆性泥页岩剥落后,岩屑堆积在小井眼井段。
预防措施
1、用低失水的钻井液钻疏松地层;
2、在易剥落地层中钻进时提高钻井液的携岩性能,并控制钻速;
3、优化钻井参数,选择适当排量;
4、减少裸眼井段长度
处理方法
1、恢复循环,排量从小到大,小距离活动钻具,不转或慢转钻具;
2、一旦卡死,在卡点处倒开,套铣倒扣。
主要特征
2、钻进泵压正常,钻头或稳定器通过时遇阻、泵压升高,有时造成蹩泵。钻进时扭矩略有增加。
主要原因
2、盐岩层、石膏层地层蠕变;
3、钻头直径磨小,新钻头下入小井眼。
预防措施
2、改变钻具结构时遇阻划眼;
3、提高钻井液密度,选择适应地层的钻井液。
处理方法
1、上提遇卡,可倒划眼;
2、使用震击器,上提遇卡下击,遇阻上击;
3、注入油类或润滑剂后再震击;
4、一旦卡死进行套铣倒扣。